道教碑刻③ | 龙显昭、黄海德主编《巴蜀道教碑文集成》
编者按
由衷感谢黄海德教授的授权,允许本号推介《巴蜀道教碑文集成》一书及其详细目录。
原书为繁体字,为方便读者阅读,此次推送改为简体字。若要引用,请核对原书,以原文为准。
若本次推送出现任何疏误,皆为小编之责,诚祈广大读者见谅。
出版信息
书名:《巴蜀道教碑文集成》
主编:龙显昭、黄海德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1997年12月第1版
页数:578
ISBN:5614-1456-0/K•166
主编简介
(一)龙显昭
龙显昭,1935年生,四川省岳池县人。西华师范大学教授。曾担任四川师范学院(今西华师范大学)副校长,兼中国秦汉史学会理事、四川省史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历史的教学与研究,在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巴蜀地方史以及传统文化和历史文献等研究领域造诣颇深,发表和出版论著五十余种。其《论曹魏道教与西晋政局》《三国文化历史走向》《巴蜀道教碑文集成》《巴蜀佛教碑文集成》《张澜文集》等成果,或以全新的角度审视历史问题,或以文献整理奠定研究基础,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二)黄海德
黄海德,男,1953年10月出生,籍贯四川成都,1986年7月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中国思想史专业。曾师从冯友兰先生之弟子李耀仙先生攻读古代思想史,上世纪70年代师从著名道教学者王家祐先生探索中国传统宗教之真谛。曾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四川省周易研究会副会长、四川道家文化研究所所长。2001年调至华侨大学工作,先后担任人文学院副院长、哲学学院副院长,期间曾受学校委派并经国务院侨办批准担任香港能仁书院院长、教授。现为华侨大学二级教授、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有中国宗教学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研究所客座教授,福建省老子研究会会长等。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专攻道家哲学与道教文化研究。曾参加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宗教大词典》与《中国道教史》(修订版)的部分章节与词条的撰写工作,主编《宗教与文化》、《道教研究》、《巴蜀道教碑文集成》等,著有《老子道德经经解》、《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中华道教宝典》、《道家思想史纲》(合著)等。
《巴蜀道教碑文集成》序
作者 | 王家佑
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中华文化,肇自河源,始于昆仑,其地在川、青、甘河曲山原,其世则当原始社会母系部族农业兴盛之时。昆仑鸟母部族即凤族,以中斗七星定“四时八节”,约距今五、六千年。西王母又称西王貘,“西王”为其部族之姓,“母”者言其为母姓,犹隋唐时“女国”之称。当其时,昆仑系之神仙皆称“西王”。夏商以还,如大禹养于舅家貘母,周穆王远访西貘,汉武帝直通西貘部,此皆取象七星,执天道以定人道,为原始神巫之道,一脉相承也。
黄帝之孙颛顼东迁于璠冢山,实乃陕、甘、川之大巫师。其承继少昊金天氏白帝之酋王,兼鸟部联盟神巫而为鸟王。考诸史实,东夷崇拜太阳神鸟金乌,南越早有凤朝阳之图,禹像鸟喙,周崇鸡宝,蜀贡文翰,巴献比翼鸟,皆渊源有自。近年考古发掘之三星堆文化,所见蜀王朝蚕丛、鱼鳧、柏鹳、杜宇等,皆为鸟文化之部族。当时巴、濮尚产犀、象,而群神铜像实有“万象神宫”之辉煌。三星堆文化上承黄帝与颛顼,下开蜀开明氏王朝龙虎之邦,然其渊源仍是西王貘部族之凤王鸟母。后汉画像砖之西王母以龙虎为座,斯亦鸟母掌握天时而统一炎黄之象征。昆仑三大部,黄帝姬姓在东北,炎帝姜姓在南方,西和月母(即貘母)之国在西部,此相互通婚之三恪即为数千年华夏之核心。
开明氏蜀王朝(公元前678年至329年)延续数百年,后为秦所灭。开明王族多改姓“李”(釐姓之狸),于是乃有后之“獠君”传道法于张陵天师,称正一道。
中华道教之祥嗣早启明于古之昆仑,与六千年文明相称并著。道德之教乃中华文化之本根,孔丘问礼于老聃,佛徒称道于玄风,仁、仙、佛三教皆为天人心宿之宝光,传统文化之精华。
龙氏昆仲,宿学功深,早播名于中外,普学术于寰宇,通三教之定慧,为开示之真师。兄讳显明,为吾同窗师兄,于佛学、敦煌学、文字、音韵、训诂,靡不赅通。弟名显昭,精通文史,学问博洽。蜀中二龙,诚不愧中华英杰,龙之传人。
近年,显昭邀集海德、东洲诸学人,合作搜辑自汉至清之道教碑文四百余通,博采精校,编成《巴蜀道教碑文集成》,大可补文献之不足,为巴蜀历史之真传。道教昆仑岷山丹法,真仙女冠之事行,宫观道场之兴废,如是等等,大备于兹,功德无量,道史咸真。此继往开来之史料,搜讨匪易,不名于功夫,咸资于学人,真奠基之普贤,无名之势至。黄冠、女冠、福冠必览知道德深广普惠记载,学者、智士、高隐因阅解华夏鸟母龙虎丹功。幸先流览,殊颂成就,是恭为序。学浅文晦,尚祈谅之。
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王家祐
一九九八年三月二十二日
于四川省博物馆
前言 | 龙显昭
巴蜀道教在中国道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值得人们去探索研究。这种地域性道教历史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无疑会推动整体的道教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
巴蜀地区是我国道教发祥地之一。道教的形成大致在东汉后期。当时道教在全国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东方的太平道,一个是西方的巫鬼道,即世所称的五斗米道。西方巫鬼道活动区域主要在巴蜀一带。如米巫张普活动于蜀区,张修活动于巴区,张鲁活动先在蜀后在汉中。张鲁祖父张陵,汉顺帝时客蜀,学道鹄鸣山中(今四川大邑县境)。陵死,子衡传业布道于蜀地。后来奉其道者称陵为天师,衡为嗣师,鲁为系师,故五斗米道又有天师道之称。张鲁在汉中建立教区,实行政教合一统治垂三十年。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15年),张鲁降于曹操。曹操对道教实行利用和限制政策①,把张鲁及其道众数以万计地迁到三辅、洛阳和邺城。其中徙邺的一支最为重要,因为他们大多是五斗米道的上层,享有一定的政治待遇,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曹操把他们集之于魏国(曹操的封国),既是为了防范,同时也便于笼络利用。由于这里原本是太平道活动的中心区域,故其结果则促成了东西方道教的合流。更因五斗米道文化上、政治上居于明显的优势,故融合的结果是五斗米道取代了太平道。自魏迄隋的三百多年里,无论南方或北方,道教面目基本上都是天师道了。
唐以前,巴蜀地区把道教推向了全国;入唐以后,道教的主流已由天师道让位于茅山道,然而巴蜀道教确也有自己的特色。这时,蜀中高道辈出,且学有造诣,多有著述。成都的至真观是隋以来的一所著名道观,也是唐初道教义学的讲论中心。观里有大殿讲堂,观主黎元兴就在这里主持讲论。据《正统道藏》,黎元兴有《海空经》十卷、《老子注义》四卷等。著名道士王玄览亦隶籍至真观,撰有《老经口诀》、《老子注》等。他在观里主讲道教奥理,有益州谢法师、彭州杜尊师、汉州李炼师及诸弟子聆听,谘论妙义,询问经教。他最具影响的著作是由其门人纂集而成的《玄珠录》。与黎元兴、王玄览先后同时的,是声誉京华的绵州道士李荣。他撰有《道德真经注》四卷,该书的理论水平足以使李荣成为与成玄英齐名的重玄学大家。此外,还有岷山道士张君相《三十家道德经集解》、眉山道士任太玄《老子注》等。唐末,著名道教学者杜光庭客蜀四十余年,著述宏富,所撰《道德真经广圣义》五十卷,网罗汉晋以来诠疏笺注者六十余家;其中唐代的近三十家,总结了包括重玄学在内的各派学说,是集唐代老学之大成的名著。与杜光庭同师门的 阳(今四川彭县)道士强思齐,撰《道德真经玄德纂疏》二十卷。他独具眼识,于《纂疏》中几全录了成玄英和李荣的《老子》疏注。成、李的疏注,宋以后若存若亡,今赖强思齐的《纂疏》乃得以窥其全豹②。
唐末各地战乱,巴蜀地区相对安定,而巴蜀道士重视道教理论的传统一直没有中断,至北宋初,巴蜀又被视为全国崇尚道教的一个中心区域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十二、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云:“诏诸路、州、府、军、监、关、县择官地建道观,并以‘天庆’为额,民有愿舍地备材创盖者亦听。先是,道教之行,时罕习尚,惟江西、剑南人素崇重。及是,天下始遍有道像矣。”在崇道风气下,成都道士姚若谷、梓州道士朱知善欲尽读道书,乃与其徒锐意搜求道教文献,遍访诸州,又至京师请赐官本道书,先后获得六千余卷,并复制五套,分藏于成都、郫县、青城山、梓州和绵州等五地道观。象这样大规模的、不由官府而由几家宫观联合搜方道书,所得多至数千卷,最后达到资源共享共存,这种关心爱护文献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这事发生在仁宗、英宗之际。后来金兵南侵,各地道藏多毁于兵火,而蜀地五处藏书无损,故于文献保存上益显其价值。南宋理宗时,果山(今四川南充市)道士范应元撰《道德经古本集注》,引证汉唐以来说解者约三十家,其中大多今已不存。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蜀中在保存和传播道教文献方面是富有成果的。
宋末元初,饱受战火劫难的巴蜀地区,其道教遭到严重破坏,从此进入了长期衰落状态。元初,受知于玄教嗣师吴全节的龙虎山道士汪集虚,于至正三十一年(1294年)来蜀,传正一秘规,居青城四十余年,又于成都建正一宫,朝廷赐号玄昊真人、青城诸山正一宗主。但其后元亡,蜀中正一教亦不见有多大起色。
蜀中道教之真正兴起,实始于清初全真教龙门派第十代传人穆清风、陈清觉、张清夜等于康、雍间先后来川布道。他们在地方当局的支持下,以青城山、成都二仙庵、青羊宫为中心,开坛传戒,广收道徒。经过几代辗转相传,枝柯蔓衍,弟子益众,道徒散布两川,其辐射区域内的主要宫观祠庙多为龙门派道士住持。龙门派得以延续和发展,除其严守戒律,积极弘教等因素外,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善于经营管理庙产,保有独立的经济实力,为弘教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灌县二王庙住持王来通道士、青城山常道观监院彭椿仙(派名至国)道士等,即是其中的典型。他们于法事之外,植树造林,栽桑养蚕,赈灾济困,助产兴学。辛亥革命后不久,四川省省长杨庶堪特对彭椿仙道士通令嘉奖,赐“道在养生”匾额。
道教俗神梓潼文昌帝和川主二郎神的崇拜,都起源于蜀中。其中的梓潼神,唐宋统治者予以敕封,元仁宗更赐以“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之号,这样就把梓潼文昌帝君推向了全国。明清将其列入祀典,在科举盛行的风气下,这位司文运之神的香火就更兴旺了。文昌宫和川主庙在过去各府州县以至乡镇,几乎触目皆是。象文昌、川主一类俗神,在川人中受到如此普遍信祀,可以说是宋元以来巴蜀道教的又一特色。
以上就是我们在编纂本书接触碑文之后,所萌发的一些有关巴蜀道教特色及其历史地位的粗浅看法。如书中所收《米巫祭酒张普题字》、《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启大唐御立集圣山玄妙观胜景碑》、《南竺观记》、《崇道观道藏记》、《成都路正一宫碑》、《碧洞真人墓碑》及《椿仙彭真人行道碑》,还有宋元以来的许多文昌宫碑和川主庙碑,都是直接记述巴蜀道教二千余年历史的实物见证。
研究地域性道教史,《道藏》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资料。但是《道藏》编纂的角度不同,所收文献自必受到某种限制,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研究地域性道教历史,应当另辟蹊径。钱大昕《关中金石记序》说:“金石之学,与经史相表里。”陈垣先生的《道家金石略》、《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即是运用金石文字研究道史的典范。因此,积极开发地方文献资源,充分利用地方碑石文字材料,是开展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众所周知,各地宫观几乎都立有碑石,这些碑石虽大多毁于兵燹,但碑文则保存于各种文集或总集里,有的收进了地方志,有的作为历史遗迹存留至今。如果各省区都能把本地是类碑文辑出,结集成书,不特对研究地方道史,而且对全国道史的研究也提供了便利。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约集了一些志趣相合的学人,决定搜集并编纂一部反映巴蜀道教历史的地方文献,这就是《巴蜀道教碑文集成》一书酝酿的经过,也可以说是编纂本书所想达到的目的。
本书在着手之先,由我发凡起例,提出资料的搜求范围、整理程序、编纂体例和编排方法,供大家讨论。进行中的具体分工则是:由黄海德、蔡东洲协助我对碑文进行编辑整理,杨超、查中林负责碑文搜集、点校和写出题记,黄海德、蔡东洲和研究生邹红美也点校了部分碑文和写题记,黄海德对部分遗存碑文进行了实地考察与校录,谭官德、刘家定和汪海清参加了早期的资料整理工作。书末所附的两种索引是由黄海德和研究生刘琴容、杨震编制的。最后由我负责通校通审,完成书稿的审定。可以说,这部书完全是集体合作的结晶。
本书所收各类碑铭总计四百五十七篇,是从浩繁的历代文集、总集、地方志和其他有关文献中搜讨得来,尤其部分碑文是编者通过实地考察,据碑实录,汇集成帙,殊感不易。如隋人辛德源《至真观记》,清人严可均编的《全隋文》失收,陈垣《道家金石略》亦未录。我们这里是从宋人编的《成都文类》中辑出,并参考了几种地方志,还从赵明诚《金石录》中得到印证,知《至真观记》是上了石的,因而碑文也是可靠的。现在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四百多篇碑文,除少数是经前人和今人整理或标点过外,其余绝大多数都须从头做起。在几乎没有参考借鉴的情况下从事这项工作,其难度是可以想见的;加之我们的知识有限,因此书中的阙失疏误一定不少,切盼得到专家、读者的指正。
最后,我们要感谢四川省教育委员会对本书给予的科研项目资助,感谢四川师范学院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道学文化研究中心、(四川)中华文化基金会(筹)的关心、支持和资助,感谢四川师范学院科研处的具体帮助。四川大学出版社陆文璧同志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巨大的心劳,在此也一并表示谢意。
著名道教学者王家佑先生非常关心本书的编纂工作,在即将出版问世时,复蒙其赐序,对此特向他表示衷心的敬意。
龙显昭
于四川师范学院文化史研究所
一九九七年十月
注释:
①龙显昭著《论曹魏道教与西晋政局》(《世界宗教研究》1985年第1期)。
②蒙文通先生《古学甄微》第343页《校理〈老子〉成玄英疏叙录》。
凡例
一、本书所收碑文,以关乎道教者为准。凡涉道教之碑记、象记、塔记、幢记、洞记、阁楼记、宫观记(铭)和墓志铭等,不限文体,均予书录。少数文篇如钟铭等虽非碑石,然有资考证,亦酌量收入。
二、碑文时限,上起后汉,下迄清末;少数民国碑,亦考量采录。碑文属地,略以古巴蜀地区为范围,一九九六年前四川省行政区所辖大部分市地与此范围约略相当,入选碑文即以此为限。
三、碑文搜集,汉碑依《隶释》、《隶续》,唐以前及唐碑依《文苑英华》、《全唐文》,宋、元、明碑依《全宋文》、《宋代蜀文辑存》、《全蜀艺文志》,清及民国碑依地方志,并从历代别集、总集、金石书、地方志及有关地方文献中广为搜讨,务求网罗较备。如碑石尚存,则实地查勘,访碑录文,使入选可据。
四、凡碑文有实物、拓本或著录于多种文献者,必广求众本,相互比勘,择善而从。除时代较古、文字歧出较多者外,一般不出校记。
五、碑文年代,或依撰年,或依立石之年。碑文编排,以年代为序。年代不能确定而朝代可确定者,则次于与之相当的朝代之末。年代约略可确定者,则次于与之相当的年代区间之内。
六、碑文原题有多名者,斟酌情况而取其一。因碑题名称相同者较多,故于目录中将撰人姓名置于相应碑题之后,以免相混。
七、一些碑的跋文、诗文及碑阴题名等,有助于阅读正文、考碑证史者,亦酌量收入,附于该碑文之后。
八、每一碑文皆撰有简要题记,说明碑文出处,撰人及撰写年代(或刻石立碑年代),碑址及重要宫观略历。
九、为便于检索,书末附有碑目笔画索引、撰人姓名索引。
《巴蜀道教碑文集成》
目录
格式:名称+作者+页码
序 王家佑
前言 1
凡例 1
1.仙集留题(佚名) 1
2.米巫祭洒张普题字(佚名) 1
3.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佚名) 1
4.至真观记(辛德源) 7
5.仙云观大业造像题记(黄法暾) 12
6.仙云观武德造像题记(文□□) 13
7.辨法迁造像题记(辨法迁) 13
8.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卢照邻) 13
9.庆林观钟铭(蒲真应) 20
10.南昌观山龛碑铭并序(王八正) 21
11.青城山常道观敕并表(唐玄宗) 22
12.青城山丈人祠庙碑(徐太亨) 25
13.启大唐御立集圣山玄妙观圣经碑(张庭训) 27
14.南竺观记(佚名) 29
15.龙鹤山成炼师植松柏碑(师学) 30
16.龙多山仙台题名(韦藏锋) 32
17.三教道场文(李去泰) 32
18.敕果州女道谢自然白日飞升书(唐德宗) 34
19.敕果州刺史手书(唐德宗) 34
20.栖鹤山碑(佚名) 35
21.修仙都观记(段文昌) 35
22.城隍庙记(段全纬) 36
23.梓州道兴观碑铭并序(李商隐) 38
24.道士胡君新井碣铭并序(李商隐) 41
25.南渎大江广源公庙记(李景让) 44
26.西山观咸通造像题记 46
27.封青城山为希夷公敕(唐僖宗) 44
28.改玄中观为青羊宫诏(唐僖宗) 48
29.西川青羊宫碑铭(乐朋龟) 49
30.龙多山记(孙樵) 63
31.修青城诸观功德记(杜光庭) 64
32.刘真人记(张元济) 67
33.窦团山记(杜光庭) 69
34.焰阳洞记(杜光庭) 70
35.新修江渎庙碑(苏德祥) 71
36.金泉观题诗(李宏) 73
37.移建离堆山伏龙观铭并序(冯伉) 74
38.洞门亭子碑(鲁清) 77
39.修玉局观记 (彭乘) 77
40.江渎庙醮设厅记(冯浩) 81
41.木枥观序(苏洵) 82
42.题张仙画像碑(苏洵) 82
43.益州增修龙祠记(田况) 83
44.天庆观五岳真君殿记(彭乘) 85
45.道士袁惟正字行之序(文同) 87
46.崇道观道藏记(范镇) 88
47.集真观记(吕陶) 90
48.成都府学射山新修祠宇记(文同) 91
49.成都府玉局观新建五符幢记(文同) 92
50.利州绵谷县羊摸谷仙洞记(文同) 96
51.荣梨山封敕碑(宋神宗) 98
52.鸿都观题名(晁端辅等) 99
53.阳平镇泰山府君三郎庙记(冯祖轲) 100
54.江渎庙碑(胡宗愈) 101
55.石门山山王龛题记(佚名) 102
56.陆道士墓志铭(苏轼) 103
57.仙云观题记(顿起等) 104
58.众妙堂记(苏轼) 104
59.万州虚鉴真人岑公赞并序(岑象求) 105
60.重修白鹤观记(勾轸) 107
61.龙洞观记碑(杨捐) 108
62.朱真人石洞记(邹敦仁) 109
63.潼川府飞乌县三庙行祠记(杜弼) 110
64.游龙多山诗碑(何麒) 110
65.黄鹿真人传(杨续) 111
66.新繁古楠木记(蒲咸临) 113
67.神女庙记(马永卿) 114
68.石门山玉皇大帝龛题记(杨伯高) 117
69.东关县建天禄观记(杜寅生) 118
70.普成县玉虚观僧伽堂记(何朝隐) 119
71.洞真观横翠阁记(何朝隐) 120
72.玉皇大帝造像记(王谅) 121
73.东岳大帝造像记(王谅) 122
74.淑明皇后造像记(林□意) 123
75.学射山通真观记(周时) 123
76.游仙观玉皇殿碑(杨百药) 124
77.灵源观马明生记(阎苍舒) 125
78.玉虚观赐书记(郭郊) 126
79.祈雨刻石(任源) 128
80.重修龙潭宫碑记(蔡济) 128
81.真武圣像题记(佚名) 129
82.李龙迁祠记(常百祥) 130
83.李神君碑(赵溥) 132
84.藏丹洞记(陆游) 134
85.赵彦博留题 134
86.金釜观记(张见几) 135
87.修东岳庙记(雍尚宾) 136
88.重修江渎庙碑(陆游) 136
89.会庆建福宫飞轮道藏记(王焞) 138
90.灵泉县安静观改作十方记(扈辅) 141
91.龙多山至道观记(赵懋) 142
92.成都犀浦国宁观古楠记(陆游) 144
93.圣府洞记行诗序(邓柽) 145
94.严仙观记(杨师鲁) 145
95.云台观白鹤楼记(王惠明) 147
96.妙济真人敕(宋宁宗) 148
97.成都府灵应观赐号记(魏了翁) 149
98.成都府朝真观记(魏了翁) 150
99.嘉定府延祥观钟铭(魏了翁) 152
100.江原县天庆观云层台记(魏了翁) 152
101.紫府飞霞洞记(乩笔) 154
102.大雄真圣像记(祖渊) 155
103.汉州开元观记(魏了翁) 156
104.紫云山崇仙观记(魏了翁) 158
105.敕赐兴修天庆观记(王烈) 160
106.曲山新开三伯佛记(杜□) 161
107.补修殿宇沿壁碑记(朱元中) 162
108.薛仙洞记(程仲演) 163
109.龙君亭记(文熙之) 164
110.秦中观记(王子申) 165
111.秦中观韩仙传(黄坤祖) 166
112.安济庙碑记(邓巽扬) 169
113.正法院朱真人洞记(周法通) 170
114.岑公洞题名(赵善浥) 172
115.牛仙尉祈雨碑(佚名) 173
116.汉州庄真君卜台记(郭印) 174
117.四川顺庆路蓬州相如县大文昌万寿宫记(虞集) 175
118.加封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敕(元仁宗) 176
119.昭格行祠记(昝子和) 177
120.成都路正一宫碑(虞集) 178
121.赐玄教宗传之碑(虞集) 180
122.贞白庵记(陈旅) 183
123.许旌阳祠堂记(虞集) 184
124.复兴宝珠山东岳行祠记(佚名) 186
125.张丰仙像赞(朱椿) 187
126.明永乐帝迎张三丰书(明成祖) 187
127.重修平都山景德观记(蒋夔) 188
128.张神仙祠堂记(蒋夔) 190
129.迎仙阁记(蔡长通) 191
130.重修东普乐至县南沟佛地翔凤山玉皇观记(徐理等) 192
131.祈雨有感序(周齐己) 193
132.江渎庙铜像款(佚名) 194
133.蟆颐山新修殿宇记(朱申鍷) 194
134.祈雨碑记(宋山) 196
135.万寿观铜像记(刘忠) 197
136.重修清斋宫记(黄㻞) 198
137.重修真灵观记(王瑾) 199
138.重建平盖观山门石梯落成记(杨孟时) 200
139.重修云台观碑记(万安) 202
140.金盘山石堂记(戴锦) 203
141.建土主庙碑记(李相) 204
142.重修平盖观记(李万仁) 206
143.三尖山玉皇碑记补录(熊元懋) 208
144.重修集虚观碑记(刘潜) 209
145.文昌祠记(佚名) 211
146.土主祠碑记(莫文泰) 212
147.东岳庙记(刘用中) 213
148.重修仙鹤观石梯路道碑记(金罍) 214
149.重修灌口二郎神祠碑(范时儆) 215
150.重修太清宫碑(杨瞻) 216
151.重修土主祠记(杨治) 217
152.玄帝金像记(高简) 218
153.文昌行祠碑记(何光裕) 220
154.天仓洞记(叶松) 221
155.金榜山新地记(佚名) 224
156.重修文昌祠记(周满) 225
157.希夷观记(姜汉) 227
158.修程真祠记(斯美) 228
159.增修文昌宫碑记(郑文运) 229
160.东岳庙铜像款(刘安) 231
161.修鹤鸣观醮台公署记(张景贤) 231
162.游仙观记(高第) 233
163.南充舞凤山衍庆宫碑记(乩笔) 233
164.清元真君祠碑(驰公道) 235
165.飞龙庙记(董雍) 236
166.普泽庙重修记(喻茂坚) 236
167.重修龙居山东岳庙记(龙时举) 237
168.神女考(范守道) 238
169.玄帝祠碑(高躍) 240
170.重修大禹庙涂后祠碑(曹汴) 241
171.建玉皇阁记(雷孔文) 243
172.东岳庙记(董雍) 245
173.临渊阁碑记(陈时言) 246
174.和炼观碑记(玄虚道人) 247
175.建吕仙行祠记(赫嬴) 248
176.三梦庙记(柯铧) 249
177.新蜀守李公祠碑(阮朝东) 251
178.窦团山超然亭记(戴仁) 252
179.圣水寺灵异记(胡尧臣) 253
180.城隍庙碑记(王任) 256
181.白云观告示(薄林) 257
182.重修五龙宫记(沈权) 258
183.重修白云观碑志(李凤) 259
184.重修玉皇观记(李仕亨) 261
185.题冯田二公记(李作舟) 262
186.万历云台观敕谕(明神宗) 262
187.重修玉皇观记(陈其仁) 263
188.重修三台观碑记(栾佩) 264
189.真灵观碑(佚名) 265
190.文昌楼记(易以巽) 266
191.明万历碑记(杨文岳) 268
192.龙门观增建胜景记(窦可进) 269
193.九蟒亭记(周延申) 270
194.三清宫灯田记碑(辛应龙) 271
195.艳阳洞碑(熊应潮) 272
196.五福宫殿铭(王应熊) 272
197.鹤观碑(周守朴) 273
198.龙马潭神应碑记(薛益) 274
199.增修峨眉纯阳吕祖殿记(刘宗祥) 275
200.西充程太虚祠记(马云锦) 277
201.东岳殿灯油碑记(苟明时) 278
202.秦中观记(佚名) 279
203.龙母墓碑附(佚名) 280
204.灵泉观记(李宽) 281
205.凝真观记(李一鳌) 282
206.大宁仙人洞碑记(谭谦吉) 283
207.玉皇观碑记(邹简臣) 284
208.重建舞凤山文昌宫记(李兆襄) 285
209.重修东岳庙碑记(金儁) 286
210.重建关圣庙碑记(毛鸣岐) 287
211.重修三清殿碑(何源) 288
212.修平都山二仙楼记(蔡毓荣) 290
213.重修青羊宫碑记(张德地) 291
214.重修超然亭暨东岳殿记(杨廷杰) 292
215.募修鸡子顶真武庙疏(李蕃) 293
216.西门关帝像灵显记(夏道硕) 294
217.水府宫记(夏珙) 296
218.东岳圣殿记(汪淇) 297
219.新建青羊二仙庵功德碑记(陈清觉) 297
220.云台山记(钱旆) 299
221.重修二仙庵碑记(赵良璧) 299
222.重修蟆颐观记(金一凤) 301
223.培修东岳庙记(夏珙) 302
224.重修关帝城隍两庙碑记(董衡) 303
225.重修九蟒神亭碑记(李黻枢) 304
226.四望山晋王祠记(夏珙) 305
227.窦团山东岳庙碑记(朱樟) 308
228.修元天宫真武殿记(高承元) 309
229.金城山朝阳洞记(吴翔凤) 310
230.重修东岳庙记(孙之琮) 311
231.重修梓潼庙募化缘簿记(刘应鼎) 312
232.重修通佑显英王庙(黄廷桂) 313
233.重修关帝庙前殿碑记(罗其昌) 314
234.重修通佑王殿碑(朱介圭) 315
235.详请修建文昌庙文(屠用谦) 316
236.重修文昌祠记(屠用谦) 318
237.天后宫记(陈汝亨) 319
238.重建显英通佑祈嗣三殿钟铭(王来通) 320
239.修梓潼宫记(刘绍攽) 321
240.青羊宫祖茔碑记(张清夜) 322
241.文昌宫记(陈觐光) 323
242.募修三清观疏(华岳灵) 324
243.修金华山观记(庄大椿) 325
244.文昌宫重修记(刘彝) 326
245.修城隍庙并筑平云亭碑记(但象琦) 327
246.重修三教寺碑记(雷撝谦) 328
247.募修文昌阁前殿序(侯国栋) 329
248.创修新川主庙记(彭维铭) 330
249.梓潼宫记(宁坤道) 332
250.重修文昌宫序(施廷钧) 332
251.玉霄观置祭田记(晏玿) 333
252.月峰梓潼宫记(李化楠) 334
253.文昌宫记(何毓聪) 335
254.新建文昌宫碑记(李化楠) 336
255.梓潼宫记(李化楠) 337
256.重修万寿宫记(黄汝亮) 338
257.重修文昌宫碑记(赛璵) 339
258.修建文昌祠碑记(林中麟) 339
259.帝君圣像碑记(郭永宜) 341
260.重修四川青羊宫碑记(安洪德) 342
261.建修瀛州阁记(何毓聰) 343
262.潼川重修梓潼宫碑记(林愈蕃) 344
263.慧灵宫记(王采珍) 346
264.神女记(朱斐然) 347
265.建修关圣庙碑记(高家湘) 348
266.创建三驱镇文昌宫碑记(刘天成) 348
267.增修新川主庙记(王家驹) 349
268.真武寺记(徐文弼) 350
269.新修五显庙记(邹大英) 351
270.梓潼庙碑记(雍可成) 351
271.重修东岩记(雍可成) 352
272.关帝庙碑(张应楸) 353
273.麻柳场文昌阁记(高秉醇) 354
274.重修真武寺山门记(温清) 355
275.通山三庵钟铭(王来通) 356
276.丰乐场文昌祠记(尹至仁) 357
277.东岳庙重修碑记(周文权) 358
278.天后宫放生会记(石峰) 359
279.文昌宫碑序(李光瓒) 360
280.重修二仙庵碑记(洪成鼎) 361
281.上元宫碑(郑翊清) 362
282.修三庙合记(陈大文) 363
283.清源宫记(周文权) 364
284.朱凤塔碑记(张克明) 365
285.重修东关文昌宫碑记(魏效祖) 366
286.邻州二圣庙记(陈加儒) 367
287.重修城隍庙碑(孙天宁) 369
288.新建紫云宫记(李元模) 371
289.培修锁口庙碑序(王逢吉) 372
290.二王庙记(纪曾荫) 372
291.修理文昌庙记(蒋士椿) 374
292.重修老君山大殿记(张乃孚) 375
293.重修东山观记(张仲芳) 376
294.重建升泽庙记(潘邦和) 376
295.重修旧县坝文昌宫记(嘉玉振) 377
296.东岳庙碑(谢生晋) 378
297.重修文昌宫记(何在朝) 380
298.游青城山记(卫道凝) 381
299.天师洞玉皇楼记(卫道凝) 382
300.重修火神庙记(薛谐律) 383
301.建修文武夫子宫殿碑记(齐秉礼) 384
302.重修文昌宫记(邹长濬) 385
303.移建文昌宫记(王应昌鳥) 386
304.象鼻嘴五显庙记(李调元) 387
305.武庙忠圣记(马瑜) 388
306.东太平寨关帝庙鼎文(英善) 389
307.监修东太平寨武庙碑记(张锡谷) 389
308.额勒登保重修武庙记(淡士灏) 390
309.重修文昌宫碑(彭锡珖) 391
310.重修文昌庙碑记(周斯才) 393
311.重修仓神祠碑记(王泰云) 394
312.城南武庙记(德楞泰) 395
313.重修武庙碑志(勒保) 396
314.重修文昌宫碑记(曹蘧) 397
315.贡茶定额记碑(佚名) 399
316.移建文昌宫记(刘有仪) 401
317.遇仙楼记(淡士灏) 401
318.重修灵官庙老君殿记(高近奎) 403
319.建离明宫碑记(许源) 404
320.勒制宪禁裴贾二姓入庙示(吉士璜) 405
321.改修武庙碑记(蒋作梅) 405
322.万景楼记(许源) 407
323.天仙观记(朱有绂) 407
324.通贤场万寿宫重修歌台募疏(谭言蔼) 408
325.显英宫创建大殿东楼碑记(纪大奎) 409
326.新建南华宫碑文(王炳瀛) 411
327.重修舞凤山乌羊观记(王梦庚) 412
328.龙台场黔阳宫碑记(谭言蔼) 413
329.达县城东文昌宫大钟赞(佚名) 415
330.二仙庵碑记(方积) 415
331.火神庙碑记(张乃孚) 417
332.重修汉州许真人祠碑记(曹六兴) 418
333.重修青羊宫三元殿碑记(刘沅) 419
334.吕祖祠碑记(赵秉榕) 420
335.添修文昌殿记(王槐年) 421
336.重修青羊宫记(刘沅) 423
337.重修常道观碑(王梦庚) 424
338.石观音场创修文昌宫碑记(傅宣化) 425
339.重修文昌宫碑记(张澍) 426
340.重修火神庙记(李光谦) 428
341.重修东岳庙神像碑记(竹树琪) 429
342.新建东岳行祠后殿碑记(孙文焕) 429
343.重修文武二圣庙碑记(吴秀良) 431
344.天龙山重建玉皇阁记(冉正维) 432
345.神女记(余廷勋) 433 .
346.文昌祠后建观音殿碑记(王国卿) 434
347.重修文武二圣庙碑记(夏贡廷) 435
348.东华观钟序(唐汝明) 436
349.培修关帝庙头门碑记(杨所宪) 436
350.仙桥观记(程礼) 437
351.重修吉安场关庙碑文(洪运开) 438
352.石梯坎建修文昌宫序(傅宣化) 439
353.重修关圣庙记(柏守贞) 440
354.舒成岩半边庙记(佚名) 441
355.重修五圣宫碑记(谭宗龄) 442
356.重修文昌宫碑记(朱德华) 443
357.创修吕祖祠记(杨佩芝) 444
358.玉皇观记(郭恺光) 445
359.吕仙祠碑文(洪运开) 446
360.重建平都山二仙楼记(黄初) 447
361.碧洞真人墓碑(刘沅) 448
362.创修文昌宫碑记(徐辅忠) 450
363.玉皇宫祀神木碑序(佚名) 451
364.重修龙神祠记(王尚锦) 451
365.双庙场文昌宫培修碑记(文三星) 452
366.重修东岳庙碑(杨遇春) 453
367.天庆宫记(邹长源) 454
368.达县城关帝庙钟序(王秉介) 455
369.旋螺殿创建暨培修牮正总记(张蓄德) 456
370.重修文昌宫记(黄云衢) 457
371.新建文昌阁记(潘永澈) 459
372.李公父子治水记(刘沅) 460
373.重修武庙碑记(刘绍文) 461
374.培修祖师观记(刘绍文) 462
375.镇江寺碑记(张慎) 464
376.龙神祠记(陈钟祥) 465
377.富顺场武圣宫碑(严谦临) 466
378.新建清虚宫记(罗祥麟) 467
379.重修回龙观纪略(王炳森) 468
380.五龙台碑记(石文卓) 469
381.重修川主庙碑记(陆才伦) 470
382.小七曲建庙记(娄钟) 471
383.石牛堡文昌行祠碑记(娄钟) 471
384.文昌阁序(刘荣新) 472
385.重修圆明宫碑(杨澍) 473
386.新修乾峰塔记(何增元) 474
387.改建城隍祠记(刘毓棠) 475
388.文昌行祠募化工竣碑记(士民) 476
389.石牛堡金化山文昌祠碑记(张香海) 477
390.七曲山文昌庙新建南北石坊记(张香海) 478
391.重修惠民宫碑(周作孚) 479
392.重修城隍庙碑记(沈增) 481
393.武圣宫碑(赵温其) 482
394.募赀培修川主庙序(许宝笙) 483
395.重修吕祖殿序(吕绍衣) 484
396.文昌帝君洗砚池碑阴记(何庆恩) 485
397.新建纯阳阁碑(陆㙨) 486
398.重修文昌宫记(胡辑瑞) 487
399.新建通佑王庙碑(李芳) 489
400.培修锦江山二仙宫记(高岳峰) 489
401.青龙龙腾二阁记(雷尔卿) 490
402.石桥河重修文昌宫碑记(王文蔚) 491
403.雷波文昌庙碑记(彭兆蘅) 492
404.重建蜀郡守李公庙碑(完颜崇实) 493
405.青羊宫遗嘱碑记(覃合兴) 494
406.离堆伏龙观题壁记(黄云鹄) 496
407.福禄宫钟序(王元曾) 496
408.建修宝靖宫碑记(敖册贤) 497
409.补修伏龙观离堆记(胡圻) 499
410.东岳庙碑(彭光远) 500
411.培修上清宫序(万象春) 502
412.文昌宫兴建庙工碑记(汪濊) 503
413.神女考(王闿运) 503
414.重修白云观碑序(罗寿元) 505
415.培修禹庙碑序(张美枢) 506
416.重修金华山殿宇捐资记(杨甲秀) 507
417.修复长生宫记(黄云鹄) 508
418.望溪补修关夫子庙序(杨宜治) 509
419.修青城丈人观神像记(黄云鹄) 510
420.青城常道观修路记(黄云鹄) 510
421.青羊宫重修三清殿、八卦亭碑记(刘桂文) 511
422.重建奎阁序(董文焕) 512
423.马家场创修文武宫碑序(陈诗) 513
424.常道观示禁碑(陆为) 515
425.虚靖天师记(佚名) 516
426.重修襄护王寝殿碑(王祖源) 517
427.重修襄护王寝殿记(丁宝桢) 519
428.襄护王寝殿落成记(丁士彬) 520
429.青城山重修建福宫记(黄云鹄) 521
430.神女辨(杨学启) 522
431.创修三圣宫碑序(吴琢璞) 523
432.改建五福宫北楼记(黎庶昌) 524
433.云台山佑圣观碑(罗意辰) 526
434.重修北山观记(杨汝偕) 528
435.三诣青城山记(徐昱) 529
436.重建二仙庵吕祖殿碑记(芮福森) 531
437.重建上清宫记(高履和) 533
438.万寿宫记(丁元恺) 534
439.竹峪关三圣阁序(蒲志先) 536
440.大竹河川主神农药王三圣庙碑序(赖嵩山) 537
441.青城山金华宫记(徐昱) 539
442.何真人青云墓碑(高益) 541
443.重修东岳庙佛殿记(邓昶) 542
444.圆明宫碑(佚名) 543
445.常道观包大炼师碑志(李善济) 543
446.堰功祠罄铭(骆永安) 544
447.东兴场培修河神祠记(佚名) 545
448.建玉皇楼碑记(米有秋) 546
449.道在养生碑(杨庶堪) 547
450.重修真武阁记(张文熙) 548
451.重修游仙观记(崔映棠) 549
452.重建关岳庙碑记(廖震) 550
453.古六时泉序碑(彭至国) 551
454.显英王殿磬铭(佚名) 552
455.椿仙彭真人行道碑(道众) 553
456.轩辕黄帝之碑(冯玉祥) 554
457.玉清宫记刻石(尹昌龄) 555
加入本号读者群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添加联络员楚舟申请
▼
欢迎加入本号读者群
任何经营性媒体(报刊、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连结、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获权转载者需注明出处。否则将依法追究其责任。
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欢迎各位分享信息及给予建议,邮箱scdxlzyjy@163.com
欢迎访问寰球正道网 www.globaldaoism.com
长
按
关
注
欢迎关注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